杯中犬叫什么名字?
传说“杯中犬”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其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唐开元末,富平县丞李侃甚瘠病,常乘驴早出,傍长安故城。忽一物,状如青貂,走于驴前,驴不能进。侃令从人逐之,入一斜,门中有院,可数百步,有楼台池洞,曲廊朱轩,华洁异常。又诣一宅,宅侧有大井,井中有物,头出水上,状如猕猴,发如朱鬣,见人辄引头入水。侃遂归,语其同吏,使人伺其处,但见一古墙,若可践踏,践者即跌仆,终莫能知也。侃月月常往,云见数十百人,皆衣青帻,见侃各相问讯。侃在青城月余日,常忽然而来,忽然而去。”
故事中的青城,是个神秘莫测的仙境。唐人笔下的青城,既非成都之青城山,亦非山东之青州古城,而是“杯中之青城”,它出自道家法术,存在于酒杯之中。杯中青城和大罗仙境一样,是仙界,它虽小如酒杯,却有“楼台池洞,曲廊朱轩,华洁异常”。而且它还有时间差,唐人李侃在青城住了月余日,人间却“常忽然而来,忽然而去”,瞬息之间就过去了。青城是唐人理想的天堂生活。这则故事还被后来的一些小说选本所载录,如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宋代吴淑《江淮异人录》等书,都有类似的故事记录。可见其影响的深远。除了“唐开元末,富平县丞李侃甚瘠病”那则以外,另一则为“青城山道士常萦”,故事描述:“青城山道士常萦,善法术。李靖为剑南行军总管,萦以酒一杯,密置于帐中,靖觉有香气,甚奇异之,莫喻其故。凌晨,有仙童降于其内,自云,上清仙童,奉灵虚真君命,降授将军真箓,靖拜首承。俄尔仙童曰:‘我昨诣帝魂之所,观人间事。昨者,将军与令郎司兵皆有青城之分。所言青城,非世间青城也,盖天界上清之府也,将军来岁取功而归。’靖问:‘司兵亦有福禄?’仙童曰:‘司兵所居之宅,与将军甲子相妨,宜于新宅居之。’靖以宅为疑,仙童曰:‘于斜西南角作新宅居,后宅以授子,子复以授孙,福泽之源,为无穷矣。’靖再拜谢,因请灵虚遣使。仙童曰:‘将军所愿,固当许诺,以将军功高有德,可加福乐。’……仙童且去,其酒杯中亦有青城焉。”
青城的出现有严格的时空限制。从时间上说,它只出现于唐朝。从地点上说,它只出现于长安和青城山,皆因这两个地方是道家法术盛行之地。这大概也是它为什么取名“青城”的原因吧,青城有小有无极玄都玉京山之称,被视为天下神仙最聚会之处。
青城的出现必须借助于道家法术,以酒杯作为载体,故它有“杯中青城”的别称。杯中青城是道家修炼的境界,非普通之辈可以到达,只有唐人所推崇的道士,方有权乘兴而往。唐人对道士的推崇表现在多方面,除了小说中把道士塑造成得道有成的高人之外,其表现之一就是唐代诗人有好几位皆有《对酒》之作,皆从对酒杯联想到杯中青城。如刘禹锡《对酒二首》之一有“一握青蛇尾,数尺白鸦头,碧潭风月夜,度曲采莲讴”之句;张贲《对酒》有“不觉红颜去,空惊白发来。谁言春色变,犹有岁寒材”之句;刘希夷《对酒》有“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