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油膜鱼缸会死吗?
这个结论有点武断哦,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油脂,这看似一层薄薄的膜,实际上它是由无数微细的皮脂腺毛囊等组成的,这层膜在生理学上称为“皮肤脂膜”或简称“脂质膜”,而皮肤表面的油脂就是由其中所富含的脂肪酸、胆固醇等多种物质构成的乳状液。 这层皮肤脂膜有什么作用呢?除了防止皮肤过分干燥和皲裂外,最重要的是具有屏障作用,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微生物的侵入,阻止其生长、繁殖。 水族箱中饲养着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它们都是生物,也会呼吸,更会有新陈代谢,因此也同样面临水中有无细菌、病毒以及有害物质的困扰,而这些有机体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具备侵害皮肤的能力并寻找合适的细胞进行侵染,而要入侵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皮肤表面的那层脂质膜。
然而,不是所有的细菌等有机体都能轻易突破这层屏障进入内部,因为它们必须先溶解掉皮肤表面的油脂才能进而腐蚀皮肤组织,而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所以一旦遇到脂肪酸就可以发生反应而起到阻碍菌体进一步生长的作用;另外,皮肤表面的油脂还含有石蜡、固醇等物质,这些成分彼此之间起着相互拮抗的作用,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如果在水中没有足够的油脂供给,细菌等微生物确实没有了食物来源而无法发育和传播,然而,过犹不及,水中如果存在大量的油脂,细菌同样也无法获取到足够的食物而导致死亡。水中的油脂含量有一个最佳的值,太少,不足以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太多,会导致细菌死亡。 那么,多少才是最佳值呢?实验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2%的胆固醇时,细菌可以生长得很好,而加入5%的胆固醇时就明显抑制了细菌的增生,而当加入10%的胆固醇时,细菌几乎不再生长。由此可知,水族箱中油脂的含量应该控制在2%以下,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所以,并不是有油膜的鱼缸就会死,关键是油脂的水溶状态、浓度及存在形式。若是脂肪溶解了,变成游离态的脂肪酸,那就失去了作为屏障的意义,此时细菌、病毒等就极有可能入侵体内而致病。所以说,鱼缸里要定期更换新水,消除脂肪存在的条件(换水的原则是每隔3天换一次,每次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