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不亲主人?
其实在所有能宠物化的动物中,猫的宠物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3600年。犬早在4万年前就开始与人接触,在2万年前就开始宠物化了,其宠物化进程之长、与人共处得之久,是猫无法比拟的。与犬类似,有些猫也是喜欢亲近主人的,与主人的互动方式丰富多样,而且在独处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说明它们与主人建立了较密切的情感联系。
猫的“社交技能”和“与人类社交的动机”不如犬
大多数的猫对人际的互动是相对冷漠的,它们对人的认可度远不及犬的水平。猫与狗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蹭人”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猫的“蹭人”行为明显比犬少。
犬在与主人及陌生人等不同人群相处时都能积极地表现“依恋”,而猫则主要对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人有明显的亲密行为,对陌生人不太友好而且比较冷漠。这些都说明犬是主动型的宠物,而猫往往是被动型的。猫的这种社交技能与它们的进化史密切相关。
对犬而言,人类是食物及其他资源的来源,是它们的安全港湾,与人类交往会给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对猫而言,人类只是提供可有可无的食物。猫既不需要人类的保护,也不是以人类为核心的社会群体,人类在猫的眼里只是一种“环境资源”。
猫是典型的“机会主义物种”,只在有获益的“机会”时才选择与人交往,因此与犬相比,猫与人类社交的动机是有所欠缺的。
“认同者猫”和“指示者猫”
英国林肯大学的艾丽莎•米尔斯发现,有的猫能从表情和声音等特征上识别出主人,表现出较多的“亲主人”行为,比如蹭人、磨爪、用脸颊和嘴唇部位触碰人、张大嘴巴露出牙龈等“愉悦表情”,此类猫被称为“认同者猫”。
另一些猫在主人在与不在时表现差别不大,对陌生人和其他人与对主人的态度也没有明显差别,此类猫被称为“指示者猫”。主人在的时更倾向于玩耍和觅食。猫对人的态度与人的喂养习惯、猫的性情、猫小时候与人的互动经历有关。
“不亲主人”不是坏事
对猫来说,“不亲主人”是一种天性,是进化的结果,并不是猫“品质不好”,更不是某种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
此外,猫不主动“亲”主人,与犬相比缺乏“主人忠诚性”,只是猫的“机会主义”和“自保倾向”的表现,从进化的角度而言,更有利于猫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