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会为主人做什么?
2009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探究动物如何对待它们的主人,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让铲屎官尝试着从猫身上获得帮助。每组测试共有3道“题”,而“题库”里有6道选择题,包含三种类型:“易解题”、“难题”、“无法解题”。测试时,由研究人员随机从“题库”中选择3道作为测试“试题”,且每组试题中上述3种类型“试题”各一道,其具体如下:
“易解题”:让铲屎官试着打开一个非常容易打开的罐子,里面有些猫粮。“难题”:让铲屎官试着打开一个很难打开的罐子,里面有些猫粮。“无法解题”:让铲屎官试着打开一个根本打不开的假罐子,样子跟有猫粮的罐子一模一样。对于前两道题,猫只要喵喵叫或者用爪子碰铲屎官都可以获得一些猫粮。对于第三道“无法解题”,猫做了任何举动也得不到猫粮。
每组测试共有4轮,每轮测试只换试题,不换试题类型。每次测试前,铲屎官都会在房间里待上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跟猫玩耍,然后进行下一轮测试。研究人员主要观察猫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采取的行为有何不同,如在不同条件下叫喊、用爪子碰铲屎官的次数和时间等。
测试结果发现,对于“易解题”,铲屎官打开罐子的整个过程猫都非常兴奋,而且一直会关注着这个过程,表现出非常期待的样子。而在“难题”和“无法解题”的条件下,猫会主动采取一些“施以援手”的举动,而且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在“难题”的条件下,猫会持续喊叫和碰铲屎官,且在每次尝试之后喊叫和碰铲屎官的次数会显著增加。这说明猫明白铲屎官的确是在努力打开罐子,但需要更多的帮助。在“无法解题”的条件下,喊叫和碰铲屎官的次数会随每次尝试之后显著降低。这说明猫明白铲屎官根本打不开罐子,所以不需要给自己那么努力啦~~
从猫的角度,当它发现铲屎官尝试打开一个打不开的罐子时会伸出援手,说明铲屎官在猫眼里是有求于己的。而当这种“伸手”的行为被证实无效之后,猫就会放弃继续尝试。因此,这不能说明猫理解铲屎官的沮丧或有同理心,但是确实猫知道该如何“帮助”铲屎官获得奖励,且能区分什么“题”该出手,什么“题”无需费力。如果以此为基础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也许可以佐证猫的同理心。总之,你家的猫也是明白人心的哦~~不过,相比于狗对人的关注和理解,猫还是逊色不少。
狗会更关注人的表情变化,且能区分人脸和物的表情,而猫不仅少有这些“高智商”的动作,甚至还会“忘恩负义”。研究表明,不管主人是笑脸相迎还是怒目圆瞪,经过训练的猫都不会有任何表情变化。也就是说,在此情境下的“高智商”狗能正确理解主人的情绪,且会“察言观色”,但“低智商”的猫不会。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哪怕主人刚刚对猫喂了饭(在猫眼里那是天大的恩赐了)或者刚刚训斥了它一顿,猫都不会有任何区别对待。这可能就是狗比猫更“有心计”吧~~
其实不管是狗、猫还是人,有朋友相伴都是件好事。不管谁有求于谁、谁帮了谁的忙、谁更聪明,只要相安无事的和谐相处,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