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对人类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鸟类对人类有很重要的影响,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捕食鸟类,采集鸟蛋,中国周口店山顶洞的古人类遗址中就有鸟类的遗骨。人类驯养鸟的历史也很早,在距今5000年至45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稻谷标本中就有家鸭的炭化羽毛。古埃及和古代中国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已驯养信鸽。公元前200年印度已经驯养鸽。约于公元前1100年将斑胸草雀驯化为笼鸟,是驯养历史最久的鸣鸟。
人类利用鸟类的种类和方式十分广泛,世界上每年出售的雉类、雁鸭和其他水禽、鸠鸽等野味鸟数以万计,这些美味食品来自人工养殖。在西方国家,猎捕斑翅海雀、鲱鸥、黑尾鸥等海洋鸟类,采集鸟蛋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每年秋季都有大批海鸟被捕杀,鸟蛋也被作为食物大量采获。仅在英吉利海峡两岸,据估计在繁殖季就有超过100万枚鸟蛋被盗采。鸟类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鸟类被驯养,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美丽的羽毛是妇女的饰品,孔雀、白鹭等的羽毛被用于装饰服装和帽子,有的还制作标本陈列于博物馆和陈列室,精美的鸟皮标本既是科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又是精美的艺术品。
鸟类的天敌习性也被广泛用于为人类服务,如有的雀类和鹟类被用于灭蝗,树燕和白腰朱顶雀等被用于灭蚜,啄木鸟是林业害虫的捕食者。乌鸦、灰喜鹊、鹊鸲和许多猫头鹰等都是捕杀 RAT毒蛇、黄鼬和各种鼠类等害兽,对防治鼠害和森林病虫害、保护农林生产发挥了有益作用。有些鸟类在植物种子、果实传播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鸟类的某些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被纳入人类文化,信鸽善于飞行并能辨识方向回归鸽房,被人类用于传递信息,世界上许多国家曾建立了邮政鸽站,在战争中也用作军用邮驿。我国清代曾建立鸽车站,以备紧急军情和政务。在世界许多地区,仍有人以训练信鸽为高尚的体育运动和竞技项目。
许多文化现象,都是以鸟类的习性为基础的,如孔雀开屏作为优美、高贵的象征,鹰击长空象征勇敢;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和吉祥鸟等。某些鸟类也因生活习性成为人们憎恶的对象,如杜鹃被说成是凶兆恶运之鸟。在许多国家和地方,鸟类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意志,有的鸟类还成了国家、民族、部落甚至城邦的地方图腾和象征,如加拿大雁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方以鸟纹做货币、国旗、国徽,或被绘在艺术品和建筑物上。据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48国的国旗和122国的国徽上绘有鸟类,如中国画有仙鹤和凤凰的图案。
鸟类在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图腾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人们用舞蹈、歌曲模仿鸟的动作和鸣声,模仿鸟的飞翔和各种生活习性,以此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意志,有些还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鸟都是神秘的神鸟,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如在中世欧洲的封建教会中,认为大山雀是上帝的宠物,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宗教文化通过鸟把人的灵魂和神秘的来世、天国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