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特别护主怎么办?

桑仕寅桑仕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护主”是狗狗的天性,但是不同的犬种、不同的个体,“护主”的程度会有不同... 一般来说,小型犬的“护主”意识会相对较强一些! 我们人类也是有“护短”一说的... 如果有人在公开场合欺负了你,你很有可能会和对方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如果有人背后议论你、诽谤你可恶,你很有可能去找他算账;如果别人偷了你的东西或者抢了你的恋人,你可能会和他/她拼命... 换到狗狗身上也是如此。

当主人受到了威胁时,狗狗会主动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主人,甚至会为了主人挥拳头、咬人…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在公园玩的时候,突然一只狼闯入其中,小女孩吓得直哭... 就在这时,一只拉布拉多第一时间冲到了小女孩身边,为了保护她,甚至还和狼对视起... 对拉拉来说,保护主人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过虽然大多数时候它们都会把主人保护得安然无恙,但有时也会被凶猛的动物给伤害到,甚至是自己生命的消逝… 2018年10月3号,南京一条萨摩耶为了保护主人,和邻居家的狗起了争执。邻居家的狗属于猛犬罗威纳,而萨摩耶只是乖巧听话的家庭宠物犬。

让众人大吃一惊的是,身高体重都逊色于对方的萨摩耶竟然敢冲向罗威纳,和它对峙起来。 起初,双方还只是低吼,可随着情绪逐渐激动,罗威纳开始张口撕咬萨摩耶,而且越咬越凶。最后萨摩耶鲜血淋漓,痛苦不已,主人发现后立刻把它送到医院。尽管医生全力救治,但还是没有能够挽留萨摩耶的生命... 而这样的悲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6年的4月份,北京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只罗威纳因为邻居家的狗老是在饭点骚扰它,气急败坏的主人顺手拿起一根棍子准备教训一下狗。没想到,罗威纳面对主人的警告丝毫没有收敛,反而直接扑了上去,一口咬住了主人的手臂... 伤口严重,需要立即送医院!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虽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以后每当天气变化,胳膊还是会疼痛难忍…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比较“绅士”的护主行为—保护性咆哮。

例如,当陌生人接近时,拉拉可能会对他咆哮警示,等到对方走开之后,拉拉才会作罢; 或者是当主人和它的玩具玩耍的时候,拉拉有可能会吃醋,对着玩具大声咆哮,直到主人关爱地看着它,它才肯罢休...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护主”表现,都是狗狗深情爱着你的证明。

蔡维楷蔡维楷优质答主

狗有护主习性是很正常的,这是狗天性中所决定的忠诚性,训练过程中的服从性和威慑外界入侵者的警觉性。有护主习性的狗,不是只有警犬才会有,而是每条狗都有,只是护主强度有差异。

一些原本护主习性就很强的狗狗,会通过专业的训练养成,例如牧羊犬系列,马犬系列或一些结合了多种优势血统的导盲犬、军犬、警犬等等,这些狗具有更加强烈的护主习性。而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购买这些品种或血统的贵宾犬,也会通过训练养成护主习性,形成最显著的忠诚、警觉和服从主人的特征。

大部分家庭饲养的宠物狗,护主习性不会有这么强,但有很强护主习性的宠物狗也大有人在。这些狗主人,如何控制或减缓狗的护主习性呢?狗在有护主行为时,最常见的表现是咆哮、露齿、吠叫,甚至扑咬等,如何应对和训练呢?

首先,对狗的护主行为,不要有过激的反应,也不要溺爱,更不要不管。

不要有过激的反应:对于宠物狗护主行为的训练,一定要有耐心,切忌采取过激的反应和粗鲁的方式。狗护主的时候,对威胁事物有进攻、威慑和恐惧等心态的混合体,此时无论进行任何暴力干预,都会促使它产生应激反应,不但达不到训练目的,还有可能诱发攻击。

不要溺爱:对生活范围有限制的宠物狗,如果护主习性过强,会直接侵犯到家庭生活的自由度。此时,不要因为对狗的喜爱和习惯,产生溺爱心理。狗产生护主行为时,一定要有主人明确的态度,坚决纠正其错误。

不要不管:有的家庭成员有养狗经验,知道狗护主是天性,也从不约束。认为狗看家护院,有护主习性是对主人的忠诚和热爱,这样的认知是不正确的。家庭是成员共同生活的空间,狗的护主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而他人的权益不受到尊重,最终狗也会影响到主人的生活,家庭也得不到和谐。

其次,对宠物狗的护主行为,要坚持“隔离和引导、禁止”为主的方式,同时做好防护,持续训练。

坚持“隔离和引导、禁止”为主的方式:狗护主最常表现的场景,就是外人进入家门时,此时如果外人与狗发生接触,狗很容易将护主变成本能攻击。所以,外人进家时,狗应由主人控制,防止产生意外。主人应将狗隔离到安全区域,让外人进入安全区域以外的场所,相互隔离。

狗有护主习性,与缺乏社交和训练有关,外人进入家门后,有时间和条件的主人,可以让狗和外人保持一定距离,进行引导交流。如果狗有怒视等不友好的反应,应采取禁止的方式,可以采用牵引或者项圈提拉等。

同时做好防护,持续训练:狗护主习性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发展,狗看到外人侵犯了它的领地,而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和限制,或者主人对它的护主行为是纵容的,那么它的护主习性会越来越强。因此,对狗的护主行为纠正,不是一次两次的事,而是长期的训练。

在训练中,如果外人需要照顾狗,或者与狗有近距离的接触,此时应将狗佩戴上牵引和顶骨项圈。如果狗有攻击行为,应施加足够力量进行制止,同时给予一记响鞭,增加制止强度。在制止后,应让狗保持安静状态,同时外人保持在有纪律约束的狗身边活动。狗此时受到的纪律约束,是对护主行为受到干涉的一种结果,长期训练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