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细小吃氟哌酸管用吗?
细小病毒病是由于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比如呕吐、腹泻。在患病早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引发休克,导致死亡;但是如果能够积极治疗,多数狗狗还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犬细小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卫生管理。对幼犬进行疫苗接种,是防止病毒侵入体内最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治疗犬细小病毒的主要用药包括:干扰素、单克隆抗体、血清等血液制品、白蛋白、氨基酸等营养剂以及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对于呕吐严重,不能进食的患犬可以注射止吐药物。
如果犬经过5~7天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后不再呕吐、腹泻,并且开始正常进食,一般可以认为病情好转。但是这时候并不能停药,应当继续给予少量多餐的喂食,并逐步加强饲喂量直至恢复到正常的喂食状态。然而无论药物如何有效,一旦生病期间的饮食控制不严或者护理不当,都有可能前功尽弃。所以给犬良好的生活和护理环境,严格执行患病期间的饲喂原则(禁食、少食、勤喂)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重要。 针对楼主的提问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1.什么是细小病毒? 细小病毒(Poultry Digital Dwarf Virus,PDDV)又名鸡小肠坏死性肠炎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成员,与人类生殖器癌有关。已发现的细小病毒有30多种,分为10个亚科。其中,禽类专有的6个亚科又被称为A~F群细小病毒。不同品种的宠物感染不同的细小病毒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如狗感染AAF-4细小病毒引起的心脑型传染病,猫感染FCG-3细小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兔感染FTL-1细小病毒引起的腹泻等疾病[1]。目前,已经发现了能够侵染动物的细小病毒家族至少有9个亚科280多个基因型。
2.怎样判断狗狗是否感染了细小病毒? 一般早期的诊断可以通过采集患儿的粪便或呕吐物做电镜检验,发现病毒颗粒即可确诊。为了验证病毒的致病性,还可以取少量病料接种于实验动物,出现病理变化及特征性的疫苗可判断为阳性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现在有许多实验室可以开展细小病毒病的快速检测。这类检查需要根据患者就诊时的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可能感染的类型,然后采集样本测核酸,就可以确定病原。有些化验室可以把采样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非常方便快捷。
3.狗狗感染细小病毒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各个年龄段的犬都会感染细小病毒,但以未免疫的犬和幼犬发病率较高,且发病较急。犬感染细小病毒后,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乏力嗜睡、体温升高(39℃以上)、脱水、体重明显下降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犬会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水样便、血便,甚至虚脱、昏睡、昏迷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细小病毒病多发于幼犬,但是成年犬也有可能被感染。
而且,由于成年犬本身已有足够的免疫力,很多时候虽经多次传染,却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带毒者。这种带毒者虽然不表现明显症状,但仍然具有传染性。
一些老年犬或其他特殊人群(如在饲养过程中不注意,没有做好必要的疫苗注射工作)也可能因抵抗力薄弱而感染该病毒,但往往不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常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
4.应该如何诊断细小病毒病? 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外,对疑似患者的病例进行血常规、生化全项、CRP等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有继发感染,有无中毒现象,是否有贫血、血浆蛋白降低等情况,并对症处理。 同时采集患者呕吐物、腹泻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寻找可能的病原体。 如果怀疑患者为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则需要通过粪检寻找虫体或虫卵。 如果上述检查不能发现细菌感染证据,但又难以排除时,应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最优的药物进行治疗。
5.如何预防细小病毒病? 目前尚无理想疫苗可以预防各种细小病毒病的发生。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细节,注意环境卫生、餐具消毒、食物保存等措施。严格禁止非检疫的动物进入养殖场,进人养殖场的车辆、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定期驱虫,注意饲料的营养平衡,保证饮水的清洁。
6.狗狗感染细小病毒后吃什么药好? 一般情况,医生会先给予静脉输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对于呕吐严重的动物,可以先予以止吐,再供给营养。 必要时,可进行结肠灌注,灌入抗菌药物治疗肠道炎症,配合静脉输入抗生素抗感染。 为了防止小动物发生抽搐,可以使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钙制剂等进行辅助治疗。 大多数的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后,症状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在疾病恢复期,要循序渐进地改变饮食结构,减少胃肠道的负担,避免反复。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请先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