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名犬是什么?
中国拥有悠久的养狗历史,各地流传着不少关于狗的传奇故事。这些狗或是因忠勇而被记载入史册,或被赋予神力而流传于民间。它们有的被尊为“国犬”,有的被称为“神兽”。 中华田园犬(土狗)是中国土生小狗,也是我国祖先最早驯养的狗狗。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一万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饲养中华田园犬了。所以它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有它的地方就有家的温暖。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人们就发现中华田园犬极具灵性。不但能分辨善恶、忠奸,还能看家护院,捉盗贼。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一首称赞黄犬的诗《王晋卿以杨惠之所画梅花洞图见示作此诗》中:“玉妃醉起欲归时,错认灯前舞袖回。闻道小园香径冷,雪枝残蜡泪难消。”
其中的“玉妃”,就是苏轼的爱犬。苏老泉不仅自己写诗称赞爱犬,还让爱犬登上了他的书碑——《东坡志林》。 除了文人才子的诗句外,我们也会在戏文中见到对它们的描述。明末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时写道:“头似骆驼、全身雪白、无一根杂毛;尾粗而长,如扇面一般;双目犹如电光,闪烁不定……” 实际上啊,四不像并不是真的像野驴或者麋鹿。这种动物其实是我们现在已经灭绝的野马——普氏野马,也就是亚洲野生馬。
1、藏獒
藏獒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犬种,它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地域变异过物种,距今已有三干多万年的历史,素有世界犬类活化石的美誉。“獒”字在中国的汉语字典里只有被用来指代“高原上的神犬”。《辞海》和《词源》对獒的解释为:“ 犬之有角者曰獒,形猛而少厩,不可制。”在青藏高原上藏獒既是王宫守卫,也是牧家财富,人们用“黄金草原上的黑钻石”来形容它。
2、阿拉善枭
阿拉善枭犬是生活在我国阿拉善右旗地区的大型犬种,阿拉善枭犬体格健壮,身高肩高55-65厘米,体长65-80厘米,体重大约45-60千克。毛质丰富、坚韧,毛长约为3-6厘米。毛色多为深浅不同的棕色,有浅褐色的鼻子和带有棕色斑纹的粉红色足垫。耳根较低,耳尖较圆。尾巴卷在背上。性格稳重,警惕性高,对陌生人有很强的攻击性。善于追击和捕杀野狼,也能驾驭马拉车。阿拉善枭犬是世界稀有犬种之一,因其仅存于中国阿拉善地区,所以也成为中国极其宝贵的活体动物基因库之一。
3、昆明犬
昆明犬是在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该地区犬具有体格大、胆量大、适应性强和吠叫少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从警用工作需要出发,开始有计划的对昆明地区的土著犬进行了育种研究,形成了保持当地犬种原有特征的警用工作犬。1982年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昆明犬,并列入国家动物资源名录。
昆明犬分为三大类型,即黑背黄腹和全黑,棕背黄腹和全棕,狼青背黄腹。目前,仍以黑背黄腹为主。该犬体大、头宽、耳短、矢状嵴发达,嘴筒短而宽,被毛短、丰厚、紧贴,尾粗而大,呈桃形。性情凶猛,善于捕猎,忍耐性强。幼犬即可进行警用科目训练,可在各种条件下执行警卫、警戒、护卫、搜捕等各种警察勤务,是优秀的警用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