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救助流浪狗?
我曾经在重庆做过一段时间的流浪动物志愿者,也许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首先必须指出,流浪动物的生存状况十分糟糕。 它们没有稳定的口粮来源,每天为了获取食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流浪动物的身体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残疾,或是先天不足,或是后天的伤害导致。一些流浪动物因为身体或者性格的原因无法被收留,也就失去了获得帮助的机会。 在成为流浪动物志愿者之前,我对流浪动物的关注仅限于在学校食堂打饭的时候,看看有没有阿姨多给打点菜(别问我为什么是食堂,问就是我是吃货)。成为志愿者之后,才深刻意识到流浪动物问题的严峻性——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的流浪动物正在忍受着饥饿、疾苦和孤独。
我们救助的途径主要是救助站、路边以及别人送来的。 “路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操作的——“路遇”往往意味着这些小动物已经营养不良到极点了,有的皮肤严重溃烂甚至露出骨头,眼睛也睁不开了。能够“路遇”到它们,往往是它们自身抵抗力微弱且幸运,才能坚持到我们带着食物去看望它们。有时候去早了,只能看到一堆杂乱的爪印;有时候去晚了,只能看到一摊被太阳晒干的血迹... 至于救助站里边的,要么是在路边被人遗弃的,要么是主人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继续饲养了而送到救助站的。无论是哪一种,经历了和人世界的跌宕起伏以后,再次回到人世界时,总是能引发我们的深思。
有一次我去救助站接一只刚出生的幼犬,它蜷缩在妈妈的身边,小心翼翼地嗅着我手里的罐头。当我把罐头伸到它的嘴边时,它用舌头舔了舔,然后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开始咀嚼起来。那一瞬间,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美好的背后总隐藏着忧伤——这只小狗刚刚断奶,由于身体虚弱,还没来得及取名字,我们就给它喂完食,把它抱回宿舍。大概一个多小时以后,小家伙躺在我的床上,嘴角流着口水,呼吸渐弱,最后停止了跳动。 我永远忘不了看着它慢慢死去时的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