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感染弓形虫会死吗?
兔球虫病(Rabbit granulosis,Rag)是由球虫门、等足目、异尖科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称兔肠炎。不同年龄的兔均可感染,但以3~5月龄的断奶仔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各种家兔,包括种兔、妊娠兔及幼兔均易感。 病兔临床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腹泻、体重减轻;严重感染的兔可见脱水和死亡。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自然感染的兔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传播该病。 2.传播途径 球虫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消化道传染。患兔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球虫卵,当清洁不彻底时,可引起粪便中的球虫卵污染饲料、饮水或用具,饲养员不注意手卫生,或未彻底消毒而使下一组兔感染。如果兔群已患有球虫病则应单独饲养,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二、症状与体征 1.急性型(多数在2~8天内死亡)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体温升高至39℃以上,伏地不起,结膜发绀,眼角有分泌物,后期眼球向下翻,失明。
腹泻,粪便呈液体状,颜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混有血液、气泡,具有恶臭味。病程约1周。 2.慢性型(经10余天逐渐恢复,但也有长期带虫而不死的) 精神、食欲稍减,腹泻频率减少,粪便中含有黏液,但数量减少,可拌有血丝。体弱,消瘦,营养差,发育迟缓。
三、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阳性试验结果即可初步诊断。 最后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对可疑病例进行粪便检查,如发现大量的球虫幼虫或在粪水中发现卵囊,即可以明确诊断。
四、防治措施 对兔球虫病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干燥整洁,定期消毒;对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对已感染的兔群可用药物控制发病,提高治愈率。
预防: 加强日常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证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防止交叉感染,对已被感染的兔群及时用药防治。
治疗: 抗球虫药:氨丙琳、呋喃唑酮等; 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 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 维生素类:维生素K、维生素E; 激素类药物:肾上腺色腙。 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