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热病兔子会死吗?
当然会,而且死亡率很高! 兔热病俗称蓝耳病(Blue ear disease)或传染性贫血症(Infectious Anemia),是由兔热病毒(RH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兔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使兔体内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加重大脑和心脏等器官功能受损,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最后多因衰竭死亡。
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夏季。不同年龄与性别的兔对疾病抗原有差异,仔兔免疫接种3周后,血清抗体效价达最高值并维持一段时间;成年兔接种2周后,血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该病的发生,做好清洁卫生,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防止病从口入是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关键。若发现病死兔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场地进行消毒。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消毒制度 搞好养殖场的通风换气,保持圈内干燥清洁,定期消毒,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场,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2.提高兔群免疫力 对兔群定期做免疫注射,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在疾病流行期间,可用适量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投药,同时补充营养物质,增强抗病能力。
3.及时隔离救治 当兔患有蓝耳病征兆时,及时隔离治疗,迅速控制疫情。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加强其他兔的监控,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免传染爆发。 治疗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静脉输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配合口服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已经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的兔应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体质尽快恢复。 对患病兔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