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狗狗吃什么药?
在古代,除了一些有灵性的狗会主动寻找主人以外,更多的是人类通过训犬来培养狗的忠诚度,以便于成为看家护院、捕捉野兽甚至是充当战场上的狗腿子等等。 古人驯养狗的主要目的和现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为了保护家园以及捕猎,但就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猛犬还是土狗,其祖先都是从狼演变而来,因此狗在食物上面和狼相差无几,以肉类为主食,谷物为辅。
不过由于古人的粮食产量并不高,所以大部分时间是以粗粮为主食,对于狗这一肉食动物来说,这样的饮食结构并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因此在古时候也出现了各种“营养剂”或者是“添加剂”来帮助狗更好的成长,而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盐了。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狗之所以会喜欢吃腐烂的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当中含有盐分;而在《日华子诸家本草》一书中也写道:“治眼生翳,点犬尿。”可见在古代盐对狗的重要性。
当然,这并不代表古人就会任由自己的爱犬吃烂肉喝污水,相反,他们还会想方设法的对狗进行投喂,例如将剩饭剩菜或者馒头之类的东西混入水中让狗饮用,或是直接将新鲜的蔬菜剁碎拌入狗粮之中给狗食用,只不过这种低配版的狗粮并不利于狗狗的生长,同时也不具备任何的营养价值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代的科技水平无法与现在相比,但对于狗的繁殖却有一定的研究,早在汉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就明确记载了关于狗交配方式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古人不仅懂得如何让狗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十分清楚狗的品种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史料所记载来看,西汉时期狗的种类共有7种之多,分别是赤犬、黑犬、黄白相杂之犬、赤色带黑斑之犬、青灰色之犬、黑白相杂之犬及杂色之犬等,除此之外还有花狗这类花色犬出现。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颜色各异的狗子并不是由纯血杂交而来的,而是在普通田园犬身上培育出来的,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华田园犬其实就是当时杂交得来的“冠军犬种”。